2024 年 4 月 16 日

百傳媒

BAITIMES

圖 / Pexels

墨客談|維護市場自由經濟VS.抑制房價飆漲 政府陷入兩難

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 在紛擾塵俗中堅持發不平之鳴

作者 / 談曉泉

立委林思銘日前在立法院揭露紅單炒房歪風,吹皺一池春水,引發新竹縣、市消保官會同地政、使管以及稅務等主管機關大陣仗稽查業者,然而,雷聲大雨點小,稽查結果非常讓人意外地以「違法要件不明確,且未有消費者就本案投訴消費糾紛」處置。即便是社會觀感不佳,且預期類似銷售手法必然逐步墊高房價,會是害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兇手之一,但是,行政部門、立法機關都查無不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失速列車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據了解,建商成立Line投資群組,擁有2萬5千多個忠實會員,他們可以優先獲得新建案第一手消息;此次引發爭議的建案,8/4才獲核發建造,8/25分別向新竹縣、市政府申報銷售核備,並在群組內釋出訊息,25、26兩天就獲得566張訂購單,熱銷大賣。

業者隨即排定自8/30起正式簽約,一連7天、每天8個小時全都排滿了客戶簽約的行程表,消費者要先支付總價一成、約130萬的簽約金下訂,一旦客戶未出現簽約,後面備取的馬上頂替名額,人人都搶著補位。

圖 / 百傳媒

即便是平均每坪單價比周遭行情高了近10萬元,消費者仍然像飛蛾撲火般前仆後繼,究竟所為何來?行家指出,只要這波搶購風潮消息傳出去,之後就等著價格水漲船高,這5百多人到時候只要換約讓售,就可以大賺一筆,賺取的價差還不用扣稅,享有如此好康,難怪他們會死忠跟隨。追根究柢,就是利之所趨,也就是投資客的投機行為。

建商連樣品屋都不用蓋,只放上建案外觀示意圖、基地區域位置圖以及每層平面圖與停車位的設施配圖,就這樣4張圖表照片在群組裡,透過會員制讓特定客戶優先訂購,兩天就銷售一空,這都是合法商業行為,也符合市場經濟、自由競爭法則,但是,就在這一連串細膩的操作中,房價就不斷的被炒作、墊高,行家指出:「這樣下去年輕人真的買不到房子了,全部被業者鎖單,成為一個壟斷的市場。」

所謂的打房、悍衛居住正義,在自由經濟面前,是否只能潰不成軍?我們是不是該思考「廢除預售屋制度」的可行性,比照美日先建後售方式,所有的建物銷售都以成屋為標的,有了實品可供對照查估,將可減少買賣糾紛,而且實買實賣,再配合實價登錄,將可讓房價更加公開透明,免除消費者陷於資訊不對稱之泥沼。

更重要的是,讓房屋回歸以居住為本質,而非投資標的,避免淪為金錢遊戲的籌碼,讓我們的下一代不會成為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