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5 日

百傳媒

BAITIMES

陳懷傑老師(中)教授學生學習教練對話技巧與心法。圖/元智大學

元智大學成立教練坊 增加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生活中心/桃園報導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成立教練坊(YZUCM Coaching House),提供學生職涯抉擇、學習成長困擾、領導能力養成之教練引導機會。透過專業教練引導對話,探索內在潛力及面對困境的勇氣,陪伴同學挑戰所有可能的障礙,增加就業競爭力及職場即戰力。

學生練習教練對話。圖/元智大學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陳懷傑老師表示,目前無論在企業或是大專院校,都將教練當作協助人們探索未來與發展個人職涯的重要引導工具,但卻發現部分教練執行過程中由於教練的過度經驗指導,造成學生的獨特優勢與潛能並沒有被發展出來非常可惜。陳懷傑說,教練引導是一項需要非常專業的對話引導技巧與陪伴過程,教練者必須展現尊重對方的特質與過往成長經驗,協助被教練者覺察自我的盲點,找到影響成長的關鍵因素,並共同探索成長資源,直到對方可以獨立完成目標。

陳懷傑指出,在元智接受教練的學生都必須與教練簽訂教練協議書,在進行教練之前,教練與學生必須先進行第一次的磨合探索時間,教練者必須將教練理念與信仰及教練方法讓學生知道,藉此機會讓學生知道教練並不是指導你解決問題,而是透過對話共同探索目標與可能的成長路徑,學生也必須承諾自己在進行教練引導過程中對自己議題執行的責任態度。

陳懷傑說,依據國際教練聯盟(ICF)規範,當教練在進行教練引導後不能無償收費,雖然學生接受教練的費用皆由校方支付,學生不需負擔教練費用,但學生須練習承擔「回饋社會」的責任,因此在教練協議書中,學生必須承諾運用教練所獲得的對話時數;以捐款或是勞務活動方式來回饋社會弱勢機構,希望學生能養成對社會負起承擔責任的習慣與知覺,透過學生對社會的回饋,產生正向循環的漣漪效果,讓社會變得更好。

元智管院教練坊(YZUCM Coaching House)成立至今,前來參與教練對話並簽訂協議書的學生個案有16位,分別來自管理學院、資訊工程學院、電機學院的學生,雖然大部分的議題集中在未來職涯發展困惑,不知該選擇升學還是就業以及對學習專業領域發展的困擾,但當教練深入探索個案的價值觀與深層渴望後,發現有近四成的學生行為受到來自家庭規條的因素影響頗深,有些個案甚至從來沒有發現自己有這個盲區,在教練引導後,部分學生改善了與家人相處的關係,進而提升獨立發展的能力;有些則透過一月一面談的教練對話找到讓自己專業放大與實踐的方法;甚至有些學生設定中長期目標要讓自己的多益成績從550提升至850分以上。

為提供學生全面發展的機會,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組織管理學群主修領導與人力資源學程的學生們,也會接受一系列的教練對話能力的培訓,並參與教練坊的助理工作,讓學生協助同儕成長的種子能在元智成長茁壯,真正實踐幫助他人成長與改變的使命。陳懷傑說,這樣的教練文化與學習模式將持續影響和啟發更多的學生,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的領導者與變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