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 在紛擾塵俗中堅持發不平之鳴
作者 / 談曉泉
全台疫情趨緩,自7/27降為二級警戒至今已將屆滿一個月,各行各業正在修補回復,把握機會休養生息再站起來;當然,也有不少店家早已不堪虧損,結束營業關門大吉。其中最感到無奈的,當屬八大相關行業,在疫情初起,就成了第一個被開刀的對象,之後雖然恢復營業,但是到了今年5月中,隨著升級到了三級警戒,再次隨著各行各業歇業以待。
問題是,一路配合國家政策的八大相關行業苦苦等候,在降為二級之後的一個月後,要想恢復營業仍遙遙無期,這讓所有的經營者以及從業人員都再也忍不住了,串聯組成了「全台八大相關行業連署開業自救會」怒吼,讓積壓已久的怨氣有了個發洩管道。
然而,在自救會開始發聲之後,卻得到兩極化的回應,有些是理解、同情、聲援,但鄙視、嫌棄、汙名化、認為自甘墮落之批判亦所在多有,明顯出現階級分裂、對立氛圍,彷彿平行時空、兩個世界。當海巡署查獲漁船走私154隻品種貓,交由防檢局依法人道安樂死、銷毀事件,引發輿論爭論熱議之際,兩相比較,八大行業的生存權甚至是一家子人的生計,似乎遭到淡化、漠視,這將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原本,八大行業就處於社會邊緣地帶,包括: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還有以小吃店、飲食店名義申請設立的PUB、卡啦OK、酒吧、阿公店等類似場所,本就遊走在法令的邊緣、黑與白的夾縫中,在人性慾望與金錢遊戲中混一口飯吃。
為了生存,業者不但向政府繳交娛樂稅、營業稅、所得稅,有時還得進貢「保護費」、「公關費」、「圍事費」給幫派兄弟,只圖個安穩謀生的機會,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自古舞榭歌臺、滿樓紅袖招的營生能留存至今,難道會因為疫情而就此滅絕?請各級政府單位別癡心妄想了,就算改朝換代,這些符合人性需求的行業仍然會浴火重生的。
眼前組織「全台八大相關行業連署開業自救會」發聲的,還算是守法、守規矩,其實,早就已經有許多按耐不住的業者轉換模式,改到飯局、私人俱樂部、招待所甚至辦公室去陪吃、陪酒、陪應酬,由檯面上轉化到檯面下,完全溢出公部門所能管控範疇;為了防疫,逼著八大行業轉入地下,這絕對不是件好事。
更有甚者,不少原先堅持「賣笑不賣身」的從業者,無法承受長期沒有收入困境,為了家人,不得不忍辱含怨「做S」(性交易),或是鋌而走險從事非法勾當;還有些迫於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無可奈何之下尋了短見。其實,這樣的悲劇,遠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多。
主政者應該仔細思考,在防疫與生計之間取得平衡,也應審慎評估,若八大相關行業持續無法恢復營業,一旦被排擠到社會邊緣之外,將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否會讓我們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甚至危害國家競爭力。
More Stories
清華大學擬整併中華 設置半導體院區
關注交通建設、文化發展 呂宛庭重視新埔發展
期盼好孕專車啟航 陳凱榮關心社福、教育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