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 日

百傳媒

BAITIMES

圖/pixabay

教練老說「舉一反三」 選手的你真的懂嗎?

【百傳媒 專欄作家】文/ 運動心理諮詢師 陳泰廷

教練說的「舉一反三」,你真的懂了嗎?

你是否曾經覺得:教練只要把戰術說清楚,自己照做就行了,為何還要舉一反三?

在許多運動項目,如羽球、拳擊、籃球等,教練能在比賽中提供指導,但真正站在場上的,是選手自己。當比賽局勢瞬息萬變,教練無法時時刻刻提醒,這時選手若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就可能因應變不足而輸掉比賽。

問題出在哪?

許多教練認為選手「不動腦」,但真相往往是:

1️. 經驗值不足:新手連基本概念都還在學,當然難以觸類旁通。

2️. 情勢判讀不清:場上變化快,若選手對局勢掌握度不夠,根本無法靈活應對。

但這往往造成雙方的誤會:

1. 教練覺得選手不會舉一反三,是選手的問題,卻沒教如何做。

2. 選手覺得既然教練有經驗,那不如直接給戰術,照做就行了。

結果呢?

當場上沒有教練即時指導時,選手就容易陷入被動,缺乏應變能力,導致失利。因此,短期內依賴教練或許能見效,但從長遠來看,卻不利於選手的成長與發展。

如何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

教練的角色,不只是要求,而是提供方法!

1. 從情境出發:讓選手理解,在某種情況下,能從哪幾個角度去思考。

2. 拆解問題:從分析的重點出發,分析這些重點所可能衍生出的應對方式,了解每種策略的利弊。

3. 反覆練習:透過實戰與討論,讓選手在思考中學習,逐步提升應變能力。

當選手能舉一反三,真正讀懂場上變化,他才能成為比賽中優秀的決策者,而不是只會執行指令的機器!

運動心理諮詢師 陳泰廷